把所有的解决方案访谈记录、量化分析,以及创业中的各种“小伎俩”放在一起,决定最小可行化产品应具备怎样的功能组合。

最小可行化产品必须能够兑现你对用户和客户所承诺的价值。如果做得太过敷衍,则会使人失去兴趣并感到失望。而如果做得太过臃肿,又会使人感到困惑和挫败。这两种情况,都会使你失败。

有必要在此对最小可行化产品与“冒烟测试”落地页做一下区分。例如,由LaunchRock12 制作、带有社交网络链接的简单页面即“冒烟测试”落地页。“冒烟测试”落地页测试了一种风险,即产品传递的信息不足以吸引新用户注册。而对于最小可行化产品而言,测试的风险则在于产品无法通过永久性改变用户行为的方式,来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需求。前者测试的是信息传递问题,后者测试的是解决方案的有效性。

12 快速制作“即将上线”类网站的工具。——译者注

在设计最小可行化产品时,重新关注受访者。向他们出示线框图、原型和模型。在产品开发前,确保从受访者身上找到强烈积极的反应。从已验证问题、独特的价值定位、最小可行化产品以及验证成功的指标中,删掉所有未严格遵循标准的因素。

但要注意,最小可行化商品是一个过程,而非是一件商品。这是我们在Year One Labs与多家处于相似阶段的创业公司合作时学到的。确定功能组合后,你会下意识地尽快开发产品并力图获得受众的欢迎,把所有可能的营销策略都应用起来。虽然我们都知道,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人气科技博客上并不会为你带来巨大的变化,但这仍不失为一件好事。同时也不要忘了坚守精益创业的核心教义,即开发→衡量→学习。重要的是要意识到,最小可行化产品经多次迭代后,你才能进入下一阶段。